Thursday, February 02, 2012

一日之計:發聲的代價

我敬重的周保松老師在他的Facebook呼籲不要叫陸客做「蝗蟲」。

他說:「今天作為香港人,我感到羞恥。請大家不要再傳播那些有明顯種族歧視和侮辱新移民和內地同胞的海報和言論。這是實實在在的冒犯和傷害,並已令內地同學感到不安。新移民不是蝗蟲,他們是平等的香港公民,且很多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每天拚命工作換取微薄收入。內地遊客不是蝗蟲,他們來香港觀光購物,不僅推動香港經濟,同時帶來良性的文化交流。雙非父母不是蝗蟲,他們當中大多數入住私家醫院,付出應付的費用,其子女根據香港法律成為香港居民。如果這個政策不妥,責任在香港政府。我們要做的,是尋求用合理的法律和行政程序解決問題,而不是歧視指責這些媽媽和嬰兒。如果有極少數內地遊客生活習慣和我們不同,或有不文明行為,那我們需要的尊重差異,善意勸導和公正執法,而不是將內地人標籤為低人一等,然後排斥敵視羞辱他們。我們需要的,是平等尊重和包容開放。請不要將香港,這個我們深愛的城市,變成仇恨和歧視之都!」

從數字上看,雙非嬰兒數目確實以倍數上升,也有陸婦衝急症室產子,有聲稱是前線醫護人員的Facebook note說前線醫護的苦況。高登上也不是說陸客就是蝗蟲,蝗蟲也許是一種現象,也許是中國那1%的特權份子就搞得我們天翻地覆的現象。這些周老師也許沒有看到。如果他沒有看到,就告訴他吧,他會思考,他會再想。我相信他身為讀書人,他有自省的能力,也有認錯修正的勇氣和器量。



有很多人在有事情發生的時候,問學者為什麼不發聲。發聲的代價,就是要忍受以下的東西:有些以散佈仇恨和挑起罵戰作為他的資本的鍵盤戰士,看到這一段Facebook Status,即時上綱上線,說是「中大學者派膠論」,有網民自稱自己曾是周老師的學生,說自己「SHAME ON自己曾是周保松的學生」。

說好的「一百個人說一百句說話大家相互尊重才是和諧」呢?去了那兒?虛偽,利己,自以為是,自以為非,挑動民粹的like就自以為是民意英雄,跟葉劉淑儀有什麼分別?沒有的。有很多人自以為他們的世界,就是他是全對。容不下半點反對的聲音。

或許我痛心的,是只要你當過周老師的學生,你絕對不會對一個如此尊重知識,如此愛護學生的老師放一句那麼重那麼狠的話。更何況,因一句說話就足以SHAME ON,那麼十三個星期的相處,那些把酒夜讀原典的光陰,是純粹爭取成績的儀式嗎?那些熱誠,他沒有感覺到的嗎?

我們活在一個情緒太易釋放,太易放大,太易被利用的時代。保松老師,我為那個說SHAME ON YOU的學生說對不起,下次見面,我請你吃一個MED CAN的檸檬批。我沒有緣份跟你完整的上過一個學期的課,但我對你教導學生的熱誠和努力,絕對信任。

5 comments:

Rui said...

我不是周保松老師的正式學生,但是我曾經去旁聽他幾門課,而且我根本就不是中大的學生.周老師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我上了大學以後,還沒遇過講課講到不想下課的老師.他是個好老師,好學者,請大家好好珍惜.

ss_ter said...

你好, 路過~
作為PC 的學生, 對那些"SHAME ON自己曾是周保松的學生" 的comment真的感到很難過。
我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擁抱文明,開放,但對自己不認同的意見竟會如此"不包容",還要留下如此傷人心又無助討論的comment。唉。

SNG said...

作為一個學者,在公開批評事件前應先有充分的了解才發言,一般人都對學者的發言有高於其他政客的期望。我不認識周老師。他在你引用的文章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用事實的一半去否定事實的另一半。星斗市民所見到的是公立醫院的產房如何被雙非孕婦佔據,如果周老師有在公立醫院的產房住上一兩天一定明白(這是我一個友好迎2年來的2次經驗),這些都是新聞上看不到的。如果遊客來港是購買奢侈品而不是採購普羅大眾的日常用品,我看不到大家會反對的。至於一些人講的旺區店舖租金急升,在一個自由經濟的社會,租金會跟銷售額成正比的上升,我估你應記得當年沒有自由行時銅鑼灣某小食店的呎價如何,當時大家都在計算他要賣多少串魚蛋才能回本。到今天,我相信是大家不知道各名店的實際生意額如何,因為那些貨品不是一般市民所能負擔的奢侈品。
香港本身什麼也沒有,所有必需要的東西都是靠鄰近地區入口,水、燃料、食品等等以及一切日常生活的都是,如果是旅遊區舖租急升,我也看不到大家有什麼反對的聲音,但是今次問題影響到大家的基本需要,而原因都是這些不合理的政策而導致的,民怨一定會加深。錢就真的是流入了香港,但是只是一小部分人取得,如私立醫院及醫生,但要記住往後大眾(特別是沒有得益的一群市民)就要為這些人的得益而付出很多很多,即是俗語講的你請客我付鈔,不過仲要我冇份食。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不需要用什麼微積分去運算。香港樓價(下價樓)已經脫離了一般市民的負擔,大量(注意是數量)年青的一代看不到上車的希望,原因又是外來的資金,加上高地價政策,以及香港的地產事業已經成為不可動搖的主幹(樓價跌,負資產增,銀行危,金融基石出問題成為政府的死穴)。住樓價升,附近的店舖租金又升,貨品售價當然升,最大問題是工資沒有跟隨上升。如果你有留意到近幾年外圍經濟差而庫房又會水浸都是因為賣地而得的,你就知道香港真正的問題出在那裡。地產問題好複雜,多說數千字也寫不完。奶粉問題只是導火線,這是奶粉供應商的生意手段。車廂問題又帶出一個「文化交流」的場合,如果對方不是中國人,問題是不會發生的,問題的關鍵就是大家都同「根」,大家都要流著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講禮義廉恥的血液,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不文明的舉止呢(不是個人喜好)?這個話題又可以說數千字。如果說到要包容,我要反問那些人配不配做中華兒女呢?入鄉隨俗,入境問禁,我不是說香港人全不會在車廂內飲食,但起碼大家都懂得一個恥字,這些中國人最基本的禮儀都不懂,難怪大家會將一肚怒火發洩出來的。衣食住行這四個最基本民生需要都出了事,而現任政府又不果斷對應,做法跟D&G一樣,以為過幾天就自動熄滅。如果大家還記得特首當年如何面對金融風暴的行徑時就會不覺得似曾相識,一開始又是出走數天,以為風暴會好快過,怎知回來時還是一樣的差,但那時真是幸運,要不是俄羅斯出了事香港真的會玩完。但今次這個深層次矛盾是不易應付的,如果下任豬/狼沒有遠大的目光,只會看半個任期來辦事,香港一定會玩完。長遠政策是每一個政府應該要做的事,人口老化的相關項目如醫療需求上升及退休生活的保障,長遠人口政策的目標如香港人口的數量,人口素質的比例,移民人口的政策,這些世界各地甚至內地省市都會規劃的事情本地政府通通都不理...這點我跟周老師的想法一樣,責任在香港政府。
我明白周老師的用意,溝通是相向的,老師反駁的例證跟大眾所見的不同,大家只會覺得他是在象牙塔內生活,不食人間煙火。我也相信從事教育工作的你都十分明白同一個課題在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時應有所修整,例如跟小學生講一些碩士程度的內容是會怎樣的。

林忌 said...

發聲的代價?呀,被網民留了兩句 comment,好痛呀!好慘情呀!要幾十個朋友出來 forward 呀...

只許教授羞恥網民,不許網民 shame on 教授?

可憐的小市民,可憐的香港媽媽,可憐的高登網民,你地又要出錢,又要出力, 提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要求,轉個頭被抹黑係種族主義者,被抹黑係納粹黨,係「鍵盤戰士」....

算吧啦你地,因為你地唔係咩教授,因為你地唔係咩學者,因為你地唔係咩名人,所以冇人可憐你地o架啦,產婦痛到死都冇人理,哎,因為你們不是有錢人,不是名人、不是權貴,可沒有桃李滿門的學生為你們「訴苦」!

市民,你地唔好發聲啦,留畀呢班高尚的知識份子,連被人 shame on 一下都要慘叫的人啦

范克廉 said...

利益申報:

1. 我不是周保松的學生;

2. 我是香港小市民, 土生土長, 父親出生未滿周歲來港, 母親在香港出生;

3. 我不是媽媽, 但是是爸爸, 長女 2 歲, 另太太現時懷孕. 兩次生產, 我們都是使用公立醫院服務. 到目前為止, 每次太太到醫院/健康院產檢, 我都有陪同, 而到產前房候產, 到產房陪產, 到產後房等候出院等, 我基本上都全程陪同;

4. 長女母乳餵哺到一歲, 感謝當年太太的僱主支持, 我們較少需要搶購奶粉;

5. 長女現時就讀幼稚園, 我們打算將來她將入讀公立或資助學校;

6. 我的職業也沒直接受惠於自由行.

我大概算是食人間煙火的.

樓上 SNG 說得很好, 我基本上都同意, 幸好暫未聽說有本地產婦因沒床位而要衝急症室, 不過爭私院床位, 爭名校, 倒真的是有的. 另一方面, 我也不屑自由行說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所以我們要忍氣吞聲.

我同意地產問題可以寫數千字, 行為舉止的根源可以寫數千字, 而本土保育政策及入境政策等, 也可以寫數千字, 而且都是政府的責任.

我只想請教, 既然保育政策是政府的責任, 房屋政策是政府的責任, 醫療是政府的責任 (尤其政府早十年八年曾提出將醫療發展為產業, 服務內地及亞洲地區居民), 人口政策也是政府的責任, 那麼, 到底是維持現行人口政策, 而擴充本地服務及改革房屋政策等, 還是制訂人口政策, 以減低本地各項資源需求, 也是政府的責任.

更重要的是, 政府剛剛在財政預算案告訴我們, 政府有錢剩, 可以寬免稅款, 包括商界賺到錢先要交的利得稅.

那麼, 為甚麼焦點會放了在內地人或他們的行為之上?